路上,刚下过雨,云气裹雾气缠绕山间,打开车窗,任微湿的风吹进心里。
行前甚至没有目地的,没有攻略,没有计划。我们顺着宁马高速向马鞍山三桥方向行驶,直走铜陵,至右道“黄山”方向左拐上高架,
(九华山、太平湖、齐云山、西递等都延此路),车速120/K ,约4小时到达休宁出口,向齐云山方向往彭龙行驶,于晚18:45到达祁门,看天色渐黑,遂决定在此歇息。
村里成片的小稻,绿的这样可爱,我用这灰瓦白墙衬出它的翠!
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向牯牛降方向寻找,经历古镇,这是我们到达的第一个古村“环砂村”,已有一千多年历史,村里的人说《目连戏》里的傅相是这里的大庄主。
村中古树、古祠、古民居、古井、古桥、古雕刻。
祠堂门口类似鼓状的门墩,仔细看。。.
上刻猴形花纹。
门庭深深,
关不住一竖挂垂喇藤
上接天,下接水,中间为门。
门坎高高,
管不住一脚踏破!
老树精一
老树精二
老树精三
本姑娘就不拍老树精四,不让你们四老凑足腿子搓麻将。
善于发现各种各样的美,这样一条规则又不规则的小石径,压着边儿,冒出一排嫩叶,让您怎忍心贱踏?
环砂村环水,不知这水原本就是绿的,还是被岸上的植被染绿。。。
流啊流,流向下一个村庄,养活一代又一代老镇新人。
同行MM低思的背影。
沧桑与稚嫩 总能形成这样的反差,相异又和谐。
巩固堤岸,众志成城。
八卦古井
灰白泛黄,这种颜色我觉得可以代表历史。
光影交错,只一脚墙墩亦可见一斑。
随便拍拍,村上人晒的茄子干。
这位老者正在补晒稻谷的大席,一身筋骨皮,神情专注而开心,手法熟练。
这是我们去的第二个古村“历溪村”,在这里享用了午饭,这是一位热心的汪村民家,我们就是在此吃的他家21岁的儿子烧的家常菜,整个村子都姓汪,如果有机会去,千万记得报全名“汪四平”哈~
我就是在这颗老银杏树下,吃着葡萄,看着对面河里。。。
裸泳 and 戏水的同伴。
*未完待续*